◎含羞草全株生有毛茸和銳刺,拔除時要小心

人的記憶很奇怪——高中二年級的國文老師,有次不小心脫離課本,講她讀女中時除草的故事。她說操場邊緣長滿含羞草,她們班上被派去除草,結果被含羞草上的銳刺,刺傷了手。她的結論是:含羞草這個名字聽起來很柔弱,真面目卻很恐怖。

老實說,她上的其他課我都沒印象了,記憶中卻深刻地留下含羞草這一頁。


◎含羞草的葉片一受外力碰觸,就會下垂閉合

後來讀陳冠學的《田園之秋》,隱居在台灣南部的他,視野所見的自然和這裡有許多疊合的地方。在書中他描述田野裡可以看到兩種含羞草——一種是今天介紹的「含羞草」,它的莖略帶紅色;另一種則是「巴西含羞草」。在太平溪的河床上,兩種含羞草甚至混生在一起。


◎含羞草是豆科植物,原產熱帶南美洲,1645年間由荷蘭人引入台灣

荷蘭人據台時期,引進了許多外來種植物,之前介紹的馬櫻丹和今天介紹的含羞草,都是常見的例子。在閱讀相關資料的過程中,我發現 1645 更是關鍵的一年(明朝滅亡、清朝伊始,鄭成功被賜為國姓爺,荷蘭人全面禁止漢人獵捕梅花鹿……),許多種植物(還有緬梔、阿勃勒等)都被標示在 1645 年引進台灣。

科名:豆科
學名:Mimosa pudica
英名:sensitive plant、humble plant
別名:見笑草、怕癢花、懼內草
類型:多年生草本
花期:春末~仲秋

■延伸閱讀>>
含羞草(詳述含羞草的葉片運動)
含羞草(下港人的家植物園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uhor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