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在查找「卡特爾現象」這個詞彙時,我發現這篇刊載在香港刊物《傳媒透視》的媒體評論,1997 年,一個充滿政治想像的年代(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中國),而早在彼時,就有人看到了當時的香港,(台灣蘋果日報於2003年5月2日創刊)今天的台灣的媒體亂象。

■主流媒體小報化現象
◎何良懋(傳媒透視.1997年十月號)

英國戴安娜王妃的死訊喧騰國際,充斥傳媒逾月;一窩蜂的報導是否過濫,言人人殊。據報導,王妃之死大概成為二十世紀最轟動的新聞,全球傳媒報導之深、之廣,超過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新聞。

戴妃因車禍逝世的消息使公眾注意到,傳媒機構僱用「狗仔隊」蒐集名人隱私生活的做法,已到無所不用其極地步。英國王室所棄、最終成為人民心中的王妃的戴安娜,遽然魂斷花都,引起的傳媒熱足以讓人反省,主流傳媒為何簇擁在市場主導的大旗幟下,競相走向「小報化」(tabloidization)的傳媒界大氣候問題。


誰可擲出第一塊石頭?

哪一天被法國當局以誤殺罪起訴的一眾「狗仔隊」攝影者,若真的須負上刑責時,手上沾滿被偷拍者鮮血的,一定不止那些視公眾人物隱私材料如命的小報負責人 ——被告當中,恐怕不乏替國際通訊社和圖片社出差的偷拍專家。換句話說,名人揭秘式的資訊就大有市場,上至權威大報,下至酒色財氣的小報和電視台等,一向甘之如飴。所以,誰有資格向他人擲出第一塊石頭?

英國小報《每日星報》編輯布萊恩‧希陳(Brian Hitchen)說過:「資訊不過是商品,一如麵包……拿來售予他人,有何不妥?」一派小報從業員典型自辯口吻 ,立足於供求定律,自由市場有賣就有買,貨銀兩訖,選擇的自由吧了。可是稍認識新聞從業者知道,市場價值難與新聞價值同日而語。

實際上新聞行業並非單純市場活動模式,既屬於生意也是社會公器(social utility),從業員以自覺遵從專業守則和善盡言責為榮。只將傳媒當作純粹商業活動,不理會新聞事業規律,不過看到銀幣一面而誇大報業經濟效益,扭曲新聞事理邏輯,忽略對民眾意識思想的重要影響,更有看扁新聞專業使命之嫌。

何謂小報?一般都視發軔於十九世紀中葉美國的「便士報業」("penny press")為濫觴,後又稱為「黃色新聞學」,以煽情報導為號召。例如《紐約太陽報》、《紐約先驅報》、《紐約世界報》等,擺脫那時美國黨派報紙桎梏,大量報導犯罪新聞、色情、醜聞和社會獵奇之類題材,重視版面視覺效果,多刊載人情味故事,娛樂新聞第一;加上售價廉,讀者量大,就成為報壇主流;惟新聞報導的專業水準不穩定,常刊出「設計圖片」和無中生有的故事,遑論現代報業求之不易得的公信力。十九世紀末美國和西班牙開戰,起因之一,原來涉及報界介入外交政治糾紛,推波助瀾、扭曲事實的惡行!


叫好與叫座殊難兼得

當代美國小報代表者是日銷數百萬份的《今日美國報》,全國發行,雖是「小報中的大報」,卻受到部分評論家謔稱為「速食報」(McPaper),意思是說,這張報紙活像美國快餐中的漢堡包,便攜易吃。然而眼前的光景是,叫好的倒未必叫座,叫座的又通常不叫好;有沒有叫好又叫座的報紙呢?就連美國「質報」(quality paper)中的翹楚《紐約時報》,也飽受報業市場規律的無情壓力,九月中旬不得不稍為改動版面,回應商業經營基本訴求:要生存就必須爭取更佳盈利,盡量滿足消費者日新月異的閱讀口味,以長期留住受眾或開拓新客源為首要之務。質報改革姍姍來遲,雖屬自我完善,當中究竟有多少入 於「師小報之長技以制小報」範疇

所謂市場主導新聞學,大都是服膺市場價值多過突顯新聞價值,但常以公眾利益作為幌子(或遮羞布)。小報主事人擅長剝削被訪者的隱私權以圖利,足以構成對社會成員的侵權行為。類似這種新聞剝削現象,多發生於娛樂界紅人、政商界人士和知名度高的新聞人物;最極端例子莫 如八月三十一日深夜,戴妃在巴黎行車隧道前遭「狗仔隊」發瘋似的圍獵拍攝情況。


市場惡鬥乞靈資訊娛樂化

市場競爭白熱化的態勢,無疑加劇小報之間的廝殺局面。目前已不再是同類相殘的問題,就連素以嚴肅題材為主調的大眾傳媒(尤其是電視傳媒),近年也紛紛加入戰團,目的是設法取悅最大數量的受眾,最終可增加閱聽率,保住盈利的底線。至於傳播學上強調的守門人(gatekeeper)角色,暫時只好放到次要位置。此所以九十年代以來,資訊娛樂化(infotainment)節目多能在各地電視台大行其道,而且歷久不衰,都是難敵持續高收視率的誘惑。

《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總編輯詹姆斯‧霍路士(James Fallows ),在九七年新著《洩漏消息》(Breaking the News)一書表示,他統計一九九○至九四年間播出約五百輯哥倫比亞電視網絡的《六十分鐘時事雜誌》(60 Minutes +)節目中,逾三分之一可歸入名人訪問、娛樂報導或揭露醜聞之類性質;而關乎國計民生的政經大事者,不足五分之一。他指出這節目長期收視成功,「也鞏固一種看法,做個知名電視『記者』("joumalist"),莫理會正統報導者("reporter")至關重要的功能」。 顯然,他對美國主流電視新聞資訊節目過度從報導功能向娛樂功能傾斜的趨勢,頗有微言。

為了達到打擊商業對手的目的,主流傳媒也會以違背專業守則的編採手段提升收視率,例如偷錄偷拍、用金錢購買新聞材料、盜取他人採訪成果、未全力求證事實真偽、斷章取義以符合記者預設立場;等而下之,有意無意間誨淫誨盜,甚至借助吹捧娛樂明星和品題名人身世的手段, 美化罪犯(英雄化、偶像化)和誇張汪洋大盜異常行徑,顛倒共守的社會基本價值。年前,曾有美國大電視台以不誠實手法,炮製汽車性能不佳的測試報告,播出後經汽車公司證實電視台編造「汽車機件毛病」報導,結果電視台被判罰巨額賠償金。


專業意理向集團利潤讓步

西方傳媒走向資訊娛樂化趨勢中,最具有經典意義的「新聞事件」,應數美式足球明星森普遜涉嫌殺害妻子及她男朋友一案,引發大小傳媒馬拉松式報導審訊過程,傳媒學者更稱為「森普遜現象」(O. J. Simpsonization),大小電視台都調動最佳資源跟進審訊的台前幕後故事,鉅細無遺,將客廳變成法院以外另類審訊場所。揭秘方式五花八門,但節目雷同,議程設定效果單一化。很多時在新聞報導中,只以簡單忠奸二元角度將案中人作定型化的處理。這樣「透視」血淋淋案子的煽情一面,極盡瑣事化和庸俗化之能事,以滿足受眾窺秘慾,目的不過欲提升收視率,多於表面價值的彰顯人間正義。在公眾利益大旗掩護下,主流傳媒賣弄小報化作風以促銷,也彷彿不那麼礙眼

所以,加拿大《環球郵報》電視評論作者約翰‧阿力曼(John Allemang)在九月三十日他的專欄中說,電視行業在森普遜案中受益良多,起碼,當年的晚間電視清談節目分出高下;爭相報導多月,也讓有線電視新聞網絡(CNN)和美國電視公司(ABC)的時事節目主播家傳戶曉,同時更帶動其後那些以法庭審訊戲為主題的電視連續劇,收視迭創佳續。

正如上述,主流傳媒在市場壓力下唯收視率或銷量是視,除了報業主/傳媒企業管理層幕後「策馬揚鞭」之外,前線新聞人員其實未能置身事外。企業老板為追求更大利潤,不斷蠶食編輯自主空間,打破政教分離疆界,讓營業人員干預新聞決策,不惜與小報化做法看齊,新聞資訊節目變質,劣幣驅逐良幣。以研究報業壟斷知名的美國學者貝‧巴迪根(Ben Bagdikian)認為:「由於本國資深編輯都被融合到『傳媒』集團的經理階層,向編輯負責的記者就不用再為新聞的誠信負上全責,卻須為整個企業利潤而操心……將新聞混同廣告和市場,最終會毀掉新聞的誠信程度。」同時巴迪根說,美國出現新的傳播卡特爾(New Communications Cartel),以不同集團方式控制各種資訊流通,影響力已逐漸凌駕於學校、宗教、家長以至政府之上

西方社會傳媒壟斷加劇,結合集團報業主對追求利潤極大化的商業決策,導致傳播機構在自由市場的意識形態驅動下,無止境地向錢看,越來越忽略傳媒作為資訊載體,到底應負上哪些基本社會責任。巴迪根透露,至少三分之一的傳媒集團編輯說,他們未能自由刊佈不利母公司的新 聞。主流傳媒在市場名義下引入小報化手法,不過新聞道德冰山一角。美國學者泰德‧史華茲(Ted Schwarz)在《自由言論與虛假利潤》(Free Speech and False Profits)一書慨嘆:「金錢是其中一種嚴重威脅傳媒報導操守的東西。」

傳媒工作者在小報化的狂潮下不自我反省,加強專業意理(professionalism)水準,報業主於是在絕對利潤掛帥下走上商業化(commercialization)不歸路,編輯就苦於傳媒集團利益壓力而噤若寒蟬,人間何世?傳媒行業缺乏開放體制下應有的多元化競爭和足夠透明度,受眾又對 粗鄙的小報化內容遺害不甚了了,則傳媒不過是商家另一生財工具。傳媒人一旦有乖監察政經權責的天職,只懂取悅市場,片面強調報社利潤,試問公眾利益由誰保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uhor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