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2ac2bfb.jpg

《音樂人生》的時空大約在主角 KJ 十一歲和十七歲之間來回跳躍,十一歲時 KJ 是舉世矚目的鋼琴神童,父親攜子遠赴東歐演出、錄製 CD、接受採訪,一片風光;十七歲的 KJ 是香港某男子中學的學生,擔任樂團指揮及鋼琴伴奏,記錄片的導演直問他:是否感覺光環不再?

兩個時空被切碎、並置,《音樂人生》以圍繞 KJ 的人物開始,描繪出 KJ 這個少年的性格和際遇,他的為人處事,他的價值觀。跳脫線性敘事,也無戲劇性的高潮,本片不是我們慣見的《翻滾吧!男孩》或《奇蹟的夏天》那般充滿勵志的熱情;作者在音樂底下,以理性的鏡頭,逐步揭露個人在成長過程中,面對來自父親、社群及社會的宰制和壓抑,所謂的神童,變成狂狷的少年。

像是另一部著墨於父子關係的電影《鋼琴師》(Shine,1996),成為藝術家的過程中,父親的形象,他的愛意與期盼、撫養與控制,是龐大社會的隱喻,人在自我與現實之間掙扎,一方面要活出自己,一方面要符合社會的期望。青春期,中學時代,在台灣的我們,大多數人都循著升學的軌道,活在考試的縫隙之中,《音樂人生》讓我們看到一個比較特殊的樣本,他被稱作神童或天才,卻只想成為一個有人性的人。散場之後我不禁思考,在日常生活,在三餐旅次之間,「人」在何處?在餐桌上,或在鋼琴之前?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uhor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