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在長春戲院,看完《馬奎斯的三場葬禮》,我們折回捷運中山站,去逛號稱一公里長的地下書街。一公里長的地下書街,像一家接長的書店,書本分門別類地擺放在制式齊一的黑色書架裡,但是整個空間,還處於一種「籌備中」的狀態,缺乏整體感。我們匆匆地走過各個書區,它們的面貌單一而模糊,並未如媒體說的,有主題書店的趣味。因為是開幕期間,引人的75 折海報散佈四處——這裡是書的量販店。

《大愛新聞》(2006/8/20)報導:

「台北捷運的中山雙連地下書街,開幕第一天,不過業績卻不太理想,書店業者表示,在九月中前他們會繼續增加閱讀座位,清楚標示書籍種類,而且還會增加電腦查詢的貼心服務希望能刺激買氣。

誠品信義店,是許多文人雅士心靈充電的立體空間。相較於企業行銷,複合式的書店經營,新開的中山地下書街走向更親民,許多家長帶小孩來讀書給孩子聽,就不會有像在書店一樣的心理壓力。 」

文中提到「(誠品信義)書店的心理壓力」,倒是一個有趣的觀察,相對於台北市—東區—辦公大樓—菁英的誠品書店,西區—家庭—青少年練舞場—通勤大眾的地下書街,具有獨特的文化/消費潛力,有待開發。期待地下書街可以轉變成一個人文的空間,因為商業的空間短暫而容易被遺忘。

我總覺得「地下街」——這些在城市體表下蔓延的管道,帶著一種幽閉詭異的氛圍,幾次走進荒蕪的商店街,眼看著無窮盡的、關閉的鐵門,心想:再走下去,就會走進另一個世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uhor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