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之外的另類奇葩——香港牛棚書展
◎陳銘匡(自由時報.051007)
牛棚書展是香港一年一度的另類書展,始於二○○三年,由本地文化人及藝文團體倡議並籌辦。相較於由貿易發展局舉辦的香港書展,牛棚書展沒有濃濃的商業味,也沒有人山人海的場面。從一開始,主辦者便希望它是一個真正的閱讀文化聚會,而不僅是一個書籍大賣場。今年的書展由九月二十九日起一連五天,如常於由一列列古老紅磚屋改裝成的牛棚藝術村舉行。本屆的主題是「閱讀.身體」,籌辦者希望透過鼓勵閱讀(不限於書本),讓參與者重新認識自己的身體,並思考各種有關身體的論述及議題。
牛棚書展不以作家簽名會及明星級駐節作家講座作招徠,取而代之的是一系列以身體為主題的文化座談會和駐節博客 (blogger)。座談會的講者以學者及文化評論人為主,分別探討有關身體跟國家、城市建設、消費旅遊、性生活、性工作等的關係,並討論文學、電影、音樂及表演藝術中有關身體的表述。
駐節博客則以熱門新媒體「部落格」(blog)的形式,讓一眾作者以較輕鬆及個人化的筆調,書寫有關身體的文章,部分更開列推薦書單,書寫者與閱讀者在網上隨時互動溝動,是書展延伸活動的一個有趣模式。
今年的參展書商約有二十個左右,大多是一些具特色的本地中小型出版社和個性書店,它們的主題既有文化研究、藝術、電影等,也有關注社會、弱勢群體等議題的。在沒有人擠人的環境中,讀者可以逐一逛逛這些簡樸的攤位,翻翻一些在一般書店難以找到的書,甚至有機會跟出版社的負責人或作者聊聊他們的書。
書展的另一特色是創意地攤。在陽光下,有人擺賣私家藏書等候有心人,有年青人或社區組織售賣自家手作物品,也有團體趁機推廣他們的理念。此外,書展的節目還包括獨立樂團音樂會、藝術家演出及作品展覽等。
香港牛棚書展瀰漫著自由的氣氛,而閱讀和思考始終是主角。雖然資源匱乏造成局限,但比起大型書展,卻往往更能贏得愛書人的欣賞。
前幾天發現,嘉義有一家結合社運的獨立書店「洪雅書房」,推出了部落格。接著我讀到了《如果你想進出版業》這篇現實的文章,然後是香港「牛棚書展」的消息。
以前住在北台灣的時候,常去台北市台大附近小巷內的唐山書店,它會把冷僻的社會人文新書擺在平台,弱勢的詩集們也在地下室的日光燈底下重見天日。在偏僻的角落,還可以看到一些實驗性濃厚的個人出版書或者手工書。
■延伸閱讀>>
牛棚書展2005:我們閱讀跟身體相遇
牛棚書展2005部落格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