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劉介修(中國時報  2009.03.23)

苗栗縣政府繼去年邀請卡列拉斯之後,今年更進一步砸下重金,擴大為「苗栗國際音樂節」,加上縣長每日在電視廣告上強力推銷,最後怎會落得「贈票」下場?同樣的世界級男高音,同樣的苗栗縣民,為什麼會有兩樣的票房?許多人認為,「不景氣」影響了民眾的消費意願,或有人說這證明了苗栗人的「文化水平」有待提升。然而,這樣的說法或許不完全,更可能沒有清楚掌握苗栗縣政府辦理「國際音樂節」背後的邏輯。

首先,「國際音樂節」不只是簡單的「向上提升」的文化事業,背後根植著傳統地方政治行動的邏輯。原本民眾支持低落的苗栗縣長,透過一連串的「費玉清演唱會」、「民歌演唱會」滿足了地方父老的胃口,讓原來常自嘆「三等縣民」的苗栗民眾有了「可以像台北一樣」的尊榮。

「卡列拉斯」一票難求,不只是因為「世界級」魅力,更是一種地方社會政治關係展現。在僧多粥少狀況下,民眾往往透過和政治人物的特殊關係取得「贈票」,只有「有辦法」的民眾才能取得,選舉機器和地方社會的交換關係提早啟動。一場場的演唱會辦完,縣長的支持度直直攀升,民眾滿意度居高不下。奏效的策略持續加碼,縣政府更進一步邀請「世界級知名歌手」,試圖以高級舶來品加強效果。

的確,「國際音樂節」為苗栗創造了能見度,不過到底有沒有為地方帶來巨大的觀光商機仍是一個未知數。但可能更為重要的是,為政治人物鞏固了和地方社會的侍從關係

其次,「國際音樂節」反映了當前台灣小地方的發展困境與迷思,苗栗只是其中一例。劉政鴻縣長一上台,即開始擘畫各種大型的建設,試圖為人口外移老化、經濟發展停滯不前的家鄉力挽狂瀾。然而,這些大型的發展計畫仍然沉迷於過去高度「發展主義」的思維,以「發展為名」肆無忌憚地破壞地方自然生態、傳統文化資產。顯而易見的,地方政府無視於後工業經濟的特性,以及地方發展的實際需求,一味地以發展之名,大行縣府暴力。

其實不僅是苗栗,全台類似這樣做法的縣市,也大有所在。單以苗栗來說,近期即出現不少發展爭議,其中最被關切的即是「苗栗古窯」及「後龍科學園區開發計畫」。苗栗縣曾經是台灣重要的陶瓷器重要的生產所在,隨著產業的興衰,遺留的地方陶窯技術與歷史建築是台灣重要的文化資產。然而,宣稱要發展「文化觀光」的苗栗縣政府,無視「陶窯文化」在地方產業的重要地位,在文建會決定針對高鐵特定區內珍貴的傳統古窯群進行文化資產協商之前,「連夜」帶頭拆除古窯。

在一片金融風暴,科學園區在無薪假中人心惶惶之際,縣政府仍爭取興建「後龍科學園區」。預定地當中影響最劇的灣寶里是台灣西部西瓜重要產地,近來當地居民致力於發展有機農業,透過社區力量建構著屬於在地「有機生態藝術村」。在地民眾甚至不願讓家園淪為工業區,集體驅車至環評會場前大聲說出自己的訴求。

這兩個例子諷刺的是,當地方民眾逐漸從「發展主義」的幻象中醒來,試圖透過社區力量提供地方發展的多元可能之際,政治人物仍然陷在其中不可自拔。各種所費不貲,標榜「國際級」的大型建設與活動,排擠了地方十分有限的預算,更排除了地方民眾實際的需求。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這次多明哥的演唱會不賣座,而地方政府沒看見自己的縣民捍衛家園環境和在地文化的努力,卻只是落寞地問「鄉親們,你為什麼不來看多明哥?」

(作者為醫師,苗栗人)


後記:寫得很好,也寫出外地人如我看不見的暗處。深以為誡。

延伸閱讀>>我們能否共同生活?(劉介修的部落格)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fuhoren 的頭像
    fuhoren

    fuhoren

    fuhor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