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這是我第二次造訪「綠世界生態農場」,第一次是剛開幕,對它綿長、光禿禿的聯外道路留下深刻的印象,這次去,道路兩旁的植被恢復了綠意,園區裡面種植飼養的物種也更多了。
#1:「大探奇區」中的「食蟲植物區」是此行最大的驚喜,基本上是一個溫室,模仿食蟲植物原生環境的造景十分天然,看到一片食蟲植物恣意生長的樣子,心裡就不禁興奮起來。
#2:除了食蟲植物外(圖為瓶子草),也搭配一些喜歡濕氣的植物如蕨類、薜荔等。
#3:前景應該是口紅花的一種。
#4:一群豬籠草。
#5:相形之下,在戶外的「世界蘭花區」,花況寥落了些,造景也比較簡陋。但一些「有年紀」的個體,看起來還是頗自然。
#6:石斛蘭的一種。我覺得園方如果每處造景,都能像「食蟲植物區」般用心,綠世界會是很精彩的植物園。
#7:旅人蕉科的一種,大概是黃麗鳥蕉,原產於巴西。
#8:有年紀的龜背芋(天南星科),第一次看到它的花。
#9:寫錯字的植物解說牌,應為「槐」葉萍。
#10:「仙人掌公園」的仙人掌,有的個體體型非常巨大,難得一見。
#11:飼養變色龍的籠子裡吊掛了鳳梨切片,用來吸引昆蟲上門,讓變色龍捕食。
#12:休息中的變色龍。
#13:園區入口附近的「天鵝湖區」,兩隻白鵜鶘不怕人,站在湖畔任人靠近拍照。
#14:醜陋的公鬛蜥,表情很像壞蛋。
#15:數量驚人的豪豬,有大有小(繁殖成功)。牠們的硬刺集中在下半身。這裡對牠們而言,應該是太擁擠了,有幾隻不停地在繞籠子,出現強迫症狀。
#16:「生物多樣性探索區」基本上是室內的爬蟲館兼水族館,大部份的動物都飼養在單調的玻璃箱內,讓人興趣缺缺,整體環竟,略顯雜亂,因此物種雖多,卻只想走馬看花。
#17:「生物多樣性探索區」的紅鶴,比起「鳥類生態公園」中活潑的巨嘴鳥,這裡的紅鶴呆在室內,感覺比較鬱悶。
這次來綠世界,除了見識到更多的物種之外,更高興的,應該是看到一些植物適應了風土,長得高大茂盛,食蟲植物區是新的驚喜,鳥類生態公園的魅力依舊。綠世界現在採取的導覽方式是「語音導覽」,好像是不間斷地循環播放預錄的導覽內容。但在現場又設有按鍵盤,原先的設計應該是遊客按鍵之後才播放吧。如果我是被解說的動植物,整天聽同樣反複的內容,應該會「爆炸」吧。或者會習慣,像很多人習慣電視機的聲音一樣。
#1:「大探奇區」中的「食蟲植物區」是此行最大的驚喜,基本上是一個溫室,模仿食蟲植物原生環境的造景十分天然,看到一片食蟲植物恣意生長的樣子,心裡就不禁興奮起來。
#2:除了食蟲植物外(圖為瓶子草),也搭配一些喜歡濕氣的植物如蕨類、薜荔等。
#3:前景應該是口紅花的一種。
#4:一群豬籠草。
#5:相形之下,在戶外的「世界蘭花區」,花況寥落了些,造景也比較簡陋。但一些「有年紀」的個體,看起來還是頗自然。
#6:石斛蘭的一種。我覺得園方如果每處造景,都能像「食蟲植物區」般用心,綠世界會是很精彩的植物園。
#7:旅人蕉科的一種,大概是黃麗鳥蕉,原產於巴西。
#8:有年紀的龜背芋(天南星科),第一次看到它的花。
#9:寫錯字的植物解說牌,應為「槐」葉萍。
#10:「仙人掌公園」的仙人掌,有的個體體型非常巨大,難得一見。
#11:飼養變色龍的籠子裡吊掛了鳳梨切片,用來吸引昆蟲上門,讓變色龍捕食。
#12:休息中的變色龍。
#13:園區入口附近的「天鵝湖區」,兩隻白鵜鶘不怕人,站在湖畔任人靠近拍照。
#14:醜陋的公鬛蜥,表情很像壞蛋。
#15:數量驚人的豪豬,有大有小(繁殖成功)。牠們的硬刺集中在下半身。這裡對牠們而言,應該是太擁擠了,有幾隻不停地在繞籠子,出現強迫症狀。
#16:「生物多樣性探索區」基本上是室內的爬蟲館兼水族館,大部份的動物都飼養在單調的玻璃箱內,讓人興趣缺缺,整體環竟,略顯雜亂,因此物種雖多,卻只想走馬看花。
#17:「生物多樣性探索區」的紅鶴,比起「鳥類生態公園」中活潑的巨嘴鳥,這裡的紅鶴呆在室內,感覺比較鬱悶。
這次來綠世界,除了見識到更多的物種之外,更高興的,應該是看到一些植物適應了風土,長得高大茂盛,食蟲植物區是新的驚喜,鳥類生態公園的魅力依舊。綠世界現在採取的導覽方式是「語音導覽」,好像是不間斷地循環播放預錄的導覽內容。但在現場又設有按鍵盤,原先的設計應該是遊客按鍵之後才播放吧。如果我是被解說的動植物,整天聽同樣反複的內容,應該會「爆炸」吧。或者會習慣,像很多人習慣電視機的聲音一樣。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