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本文轉載自 2011/1/9《聯合新聞網》,記者陳宛茜作。

2010年10月31日,上海世博在寫下最多參觀人數(7300萬人)等五個「世界第一」後光榮落幕,上海邁入「後世博時代」。然而迎接這個新時代的,卻是一場奪去53條人命的膠州路大火,以及嚴重的空氣污染。後世博上海,如何向世人證明「城市,讓生活更美好」?

站在盧浦大橋往下鳥瞰上海世博園區,中國館籠罩在灰濛濛的雲霧裡,「東方之冠」的大紅袍塵砂滿身。導覽員說,這個冬季的上海空氣污染是她記憶中最嚴重的一次。上海新聞晨報斗大標題寫著:「世博之後上海天空頻中『霾』伏」,英國路透社則寫:「空氣污染吞沒後世博上海」,警告這將嚇跑國際投資客。


美麗容顏 曇花一現

世博落幕兩個月,上海街頭依然處處可見「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標語。但是,世博時耀目的藍天白雲不見了,大街小巷又掛起五顏六色的內衣內褲。後世博上海就像是午夜十二點鐘響後的灰姑娘,南瓜車和美麗衣服瞬間消失。

復旦大學大氣化學研究中心莊國順直指,上海空氣的污染源是建築工地產生的粉塵、煙霧,以及車輛的廢氣排放。世博期間,上海以工廠和建築工程暫時停工、交通車輛限行等方式確保空氣清潔,向全世界展示「中國最發達城市」的美麗容顏。原來只是曇花一現。


為車打造 談不上better

奪去53條人命的膠州路教師公寓大火,更為上海的高層建築安全敲響警鐘。為了打造現代化大城的「面子」,上海拚了命拆老式里弄、興建新式高層住宅,成為世界擁有最多高層建築的「高樓之城」。

這樣的上海,真的讓上海人的生活更美好嗎?

世博揭幕前,上海大學當代文化研究所發起名為「我們的Better City」的網路論壇,歷時近一個月,並將討論文章匯集為「『城』長的煩惱」一書,在世博期間出版。

在上海的主流媒體上,GDP、個人收入、高樓、物質生活的便利程度,便是「好城市」的全部標準。但在這個市民自發的論壇中,市民的精神生活,如尊嚴與安全感、幸福感等,才是「好城市」的指標。網友甚至推翻「Better City,Better Life」的官方譯本,將「城市,讓生活更美好」改為「生活,讓城市更美好」。

許多網友認為,新式高樓拆毀了上海人雞犬相聞的里弄關係。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教授羅崗指出,上海不再是為人打造的城市、而是為車打造的城市;「人們都躲在房間裡、社區裡、大型購物中心裡,這樣的城市談不上better」。


新移民 多給人文關注

世博一落幕,國家統計局隨即公布居民消費價格上漲4.4%,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8.6%,雙雙創下新高。首當其衝的是一批批流離失所的民工,他們是建設世博與新上海的幕後功臣,卻在這個親手打造的城市中無立錐之地。

「一個城市讓外面的人賺大錢,卻讓住在裡頭的人生活更艱困,算是好城市嗎?」網友質疑。「城市不能給新移民帶來希望,城市就會沉淪,變得自私而沒有生機」,知名博客作家吳祚來認為,宜居之城「不僅要為原住民,更應體現對新移民的人文關注」。


懷舊尋商機 漠視文化

世博期間,舊英租界「外灘源」翻身為上海迎接世博最重要的歷史建築改造,中港英合資40億人民幣,將12棟老房子改造成酒店式公寓與高級會所。老飯店和平飯店也花6億人民幣「整容」,還將北樓變身為融合精品店與酒店的「藝術中心」。

然而新上海愈是努力「復舊」老上海,就愈失去老上海的味道。上海大學文化研究系教授王曉明說:「資本邏輯越是強大,城市空間越是標準化。」走進外灘源、和平飯店,你感覺自己來到了歐洲;而「新十里洋場」南京路上三步一間的shopping mall,跟香港、新加坡的shopping mall沒什麼兩樣。因為在投資者的眼中,懷舊是商機、不是文化。

上海地標外灘,世博後矗立起一座大型液晶螢幕,日夜播放世博的開幕盛況。

「在大城市,一個是政府力量,一個是資本力量,這兩個力量是最強大的。這兩種力量聯手的話,對中國人將是三千年未有之破壞。」華東師範大學羅崗這麼說。

世博卻正好牽起了這兩股力量。後世博上海,究竟是建設還是破壞?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fuhoren 的頭像
    fuhoren

    fuhoren

    fuhor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