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雞油樹
學 名:Fraxinus formosana Hayata
別 稱:台灣光蠟樹、白蠟樹
白雞油樹為木犀科常綠半落葉喬木,樹皮灰白色,幹上留有雲形剝落痕跡。因其材色具有油蠟色澤,故稱白雞油。
葉為奇數羽狀複葉,葉對生,葉小光滑全緣;花序明顯,花灰白色;長翅果,果形狹長呈片狀生長。樹形優美,適合作為庭園樹、行道樹。
棲地分布原產地在台灣,為台灣特有種,分布於低海拔季風林。
→白雞油:http://www.gio.gov.tw/info/ecology/Chinese/plant/LowPlant/LowPlant04.htm
今天和阿婆、叔叔、堂妹遊逛鄉村花園時,發現另棵白雞樹上有獨角仙,雌蟲、雄蟲都有。這張圖上的是雌蟲,可以明顯地看到白雞油樹的特徵:樹皮剝落的痕跡,還有獨角仙啃食的「軌道」。
◎獨角仙(雌蟲)
說起「獨角仙」這個名字,蠻「雄性沙文主義」的。雌蟲根本就沒角,但牠很適合「雞母蟲」這個名字,有種鄉下歐巴桑的親切感。
◎獨角仙(雄蟲)
我聽到牠啃樹皮的聲音,卡滋卡滋的,有點嚇人。當時憂慮:這些白雞油樹不會怎樣嗎?被這些獨角仙啃得體無完膚。
後來看到,獨角仙似乎有「永續經營」的觀念,在一棵樹上吃得差不多,就換另一棵;而且牠們都是垂直地啃,而不是環狀地啃,這樣白雞油樹就不致於死亡,獨角仙的下一代也就不愁沒白雞油可食了。
→大坪白雞油林廕小道:http://sowhc.ngo.org.tw/sowhc.old/sow/1/observe1/dapin/white_chicken.HTM
→可愛的鐵甲武士:http://sowhc.ngo.org.tw/sowhc.old/sow/2/observe/bapu/5.HTM
同一棵樹上出現的棕長腳蜂,個性溫和,不會主動攻擊人。常看見牠來白雞油樹上撿現成的樹汁舔,雜食性。
新面孔是這形單影隻的「黑尾虎頭蜂」,最大的特徵就是腹部後半段是黑色的。雜食性,攻擊性弱——托福、托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