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是一九九八年十月十二日早上八點五十二分,我很高興,因為牙醫診所可能在九點開始營業。
我剛起床,記憶卻十分清晰。室友一夜未歸,客廳的小桌上還有一瓶空的紅酒瓶——一九九○年份,法國特級葡萄酒。
- Oct 12 Mon 1998 23:08
第一次酒醉
- Oct 02 Fri 1998 02:51
反芻
你終究離開了——不死心的我一頁接著一頁吸吮著
日記上的甜言蜜語;卻發現每隔幾月就有一張是苦的。
那是我滿紙的相思——你逆光中的影子。
而今我開始咀嚼時間
風乾的記憶啪啦啪啦地泛白——然後你微笑走遠。
- Jun 01 Mon 1998 03:47
為什麼見鬼?
最近閱讀《超自然之謎》上下二冊,對於鬼這種超自然現象,我發展出一套解釋。
根據《超自然之謎》中的「自我階梯」理論,一般人的自我(功能)發展,都只停留在「正常」/「自然」的層次,無法發揮超自然的能力,如預測、陰陽眼等。
但是某些人卻開發了這部份的能力,上週六「玫瑰之夜」節目就邀請了許多具有陰陽眼的人,在專業人士的協助下,繪出他們所見的鬼。
根據《超自然之謎》的說法,所謂的鬼,是一種意念的投射,也是一種能量的形象。書中說,見鬼,是因為人看見了某種強烈的意念,這個意念可能來自生人,也可能來自逝者。
攀上自我階梯的人,可能具有某種意念的力量——所謂「念力」,而根據《超自然之謎》的說法,這些能量的中介物質是水。這點可以反映在民間溺斃者找替死鬼的說法——溺斃者將死之前奮力掙扎的求生意志,強烈的程度使他暫時跨越自我的階梯,這股意志轉化為能量,儲存在水中。
以上的說法,面臨的明顯質疑是,為什麼溺斃者選擇性地「找」替死鬼?儲存在水中的能量會選擇性地發揮作用嗎?更直接的問題是,我們什麼情況下會見鬼?
我認為情緒是一個重要的影響因子。在我的想像裏面,人類可能在不同的情境下,發揮出意志的力量;這些情境通常是極限的狀態,如生死之間;或者「心誠則靈」——藉由某種儀式,讓自我的意志力顯現出來,如宗教(宗教的力量,讓我推論念力是可以累積的)等等。其中最普遍的情境是死亡。
而臨終時的情緒是什麼呢?對於意外橫死,或遺願未了的逝者而言,若干不滿、憤恨、恐懼等負面的情緒,都可能滲入他的意念,記錄在環境當中。當有生人走近該環境,並且具有類似的情緒時,逝者留下的意念能量隨即被相似的情緒引發出來。(我想到的形容詞是,情緒是超自然力量發生「短路」的現象。)
因此,如果不想見鬼的話,有二點必須要注意。
一、不去鬧鬼的地方。那些環境中可能蘊藏著豐富的意念能量。
二、如果到鬧鬼的地方,不要有負面的情緒(如恐懼),因為負面的情緒,將會使見鬼的機率大增。
- May 03 Sun 1998 11:22
觀感
這幾天花了許多時間讀金庸的武俠小說,對一個研究生而言,有點奇怪。
我看的二部是「俠客行」和「連城訣」。我發現以往在港劇、連續劇看到的,是大眾化的武俠——在原著裏面,這些主角並沒有螢光幕上的外表出眾、卓然不群,反而比較貼近一般人。
- Mar 01 Sun 1998 10:49
Dead Poet Society
新竹市誠品書店旁邊,有一條大水溝。沿著水溝是木棉樹、情侶、小孩。
我坐在水泥駁坎上,俯望眼底下的水溝,裏面是斑斕的錦鯉、吳郭魚、和一隻混種的毛狗。那隻毛狗恐懼地望著我,悄悄地溜進另端橋下的陰暗處。我嘆了一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