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電影影集 (51)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片名 黃昏清兵衛(Twilight Samurai)
出品 2002
導演 山田洋次
編劇 藤澤周平(小說)、山田洋次(劇本)
演員 真田廣之、宮澤里惠

櫻花是武士道的象徵,在《黃昏清兵衛》裡,盛開的櫻花出現在武士火槍訓練的場合,在那裡清兵衛(真田廣之飾)從好友口中得知青年竹馬的女孩朋江(宮澤理惠飾)不幸離婚的消息。這裡是清兵衛走向武士道主宰的命運的起點。

fuhor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片名 千年女優 (Millennium Actress)(動畫片)
出品 2001
導演 Satoshi Kon
編劇 Satoshi Kon、Sadayuki Murai

《千年女優》以動人的形式訴說一個痴情的女性演員,從少女時代開始,不斷追尋一個模糊的愛情形象,一直到某次在攝影棚內發生佈景崩坍的意外,生死關頭,她才領悟到自己深愛的只是不斷追尋愛情的自己。

fuhor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片名 人工智慧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
出品 2001
導演 Steven Spielberg
編劇 Ian Watson
演員 Haley Joel Osment 、Jude Law 、Frances O'Connor


《人工智慧》中的人類,始終無法回應機器人小孩大衛的愛。

fuhor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片名 決戰猩球 (Planet of The Apes)
出品 2001
導演 Tim Burton
編劇 William Broyles
演員 Mark Wahlberg、Tim Roth、Helena Bonham Carter


《決戰猩球》的結局裡,李歐(馬克.華伯格飾)駕駛太空艇迫降「美國華府的林肯紀念館」,一切景物如此熟悉,馬克以為自己回到人類統治的時空,但抬頭一望,卻發現猿猴賽德的雕像,取代了解放黑奴的林肯,俯視一切。

林肯(賽德)像的出現,讓李歐在「猩球」的決戰,轉化成一歷史與社會的高度反諷。

fuhor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片名 少林足球 (Shaolin Soccer)
出品 2001
導演 周星馳、李力持
編劇 周星馳、曾謹昌
演員 周星馳、趙薇

〔語言〕

粵語版的《少林足球》更能聽見回歸中國後香港社會的縮影——說著一口京片子(來自大陸內地?)的阿梅受雇製作「甜在心饅頭」,她擁有一身超凡的太極拳功夫,卻必須屈從先入為主(香港/資本主義社會化較深?)的老闆娘。

fuhor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片名 十七歲的單車 (Beijing Bicycle)
出品 2000
導演 王小帥
編劇 王小帥、唐大年、焦雄屏、徐小明
演員 崔林、李濱、周迅、高圓圓、李爽


《十七歲的單車》藉由背景殊異的兩名少年對單車的爭奪,暗喻資本主義風潮下的北京社會。

fuhor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片名 細路祥 (Little Cheung)
出品 1999
導演 陳果(Fruit Chan)
編劇 陳果
演員 姚月明、麥惠芬


1997 《香港製造》

1998 《去年煙花特別多》

1999 《細路祥》

以上是香港導演陳果的《九七三部曲》,我看了《香港製造》和昨天晚上(8/26/2003) 的《細路祥》(我買了一張只有國語配音的 DVD,大人裝小孩的嗓音,實 在令人吐血。但是不想浪費錢,硬著頭皮看,也逐漸融入電影的情境了)。

fuhor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契柯夫劇作「凡亞舅舅」的電影版本,初看之下導演路易.馬盧似乎同時謀殺了劇場與電影——在「泛雅在42街口」裏,戲中戲的形式(電影中一群劇場工作者在42街口的老舊劇院裏,搬演「凡亞舅舅」)不像賴聲川的「暗戀桃花源」,不斷在現實與虛幻間越界,製造對比的趣味;它只是,片中的觀眾看著片中的演員,在單調的場景中扮演著一場沒有「結局」的戲——

主人莊園家中以凡亞舅舅為首的一群家人,因為主人一年一度的歸來引起一陣騷動,各種問題都在緊張的關係中表面化,然而主人離去,騷動之後,問題依然是問題,莊園中的每個家人,回復到從前一成不變的生活。

為什麼路易.馬盧的最後遺作,是這樣的一部電影?他不聰明地玩弄戲中戲的形式,反而老老實實地幕起幕落?

我覺得路易.馬盧對人生最後的觀照是契柯夫式的悲觀,正如「凡亞舅舅」。劇作文本中對於知識份子的嘲弄,或許就是路易.馬盧的自嘲——他的電影在普受仰重之下,一部一部地落入這個世界,製造了無數漣漪,然而當一部電影離開院線之後,世界上的人們,卻沒有因此改變了什麼。電影院中的感動,僅僅是虛幻的感動吧。

「泛雅在42街口」是老導演一聲吁緩的長嘆。

fuhor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偏執的父愛與佔有慾讓大衛.赫夫考產生一個矛盾的心靈。

就佛洛伊德的心理學理論觀點來看,男童往往眷戀母親,而視父親為仇敵,此即所謂「伊底帕斯情結」。電影中的幾個線索告訴我們,在赫夫考的家庭中,母親角色的影響隱微不顯,鮮少與大衛對話,不曾與大衛擁抱,無法為大衛的學琴理想挺身而出。

相對地,父親角色的影響力貫穿整部電影,他威權/偏執/佔有性的「父愛」,藉由不斷地規訓、強而有力的擁抱、暴發的鞭打,如「大雨」般溼透了大衛的身體與心靈。

(顯而易見地,與陽光(Shine)相對的(雨)水是本片重要的隱喻之一。)

電影前、中半段,大衛就如大雨中淋透的小貓般,在強大/無能的父親的陰影下,掙扎求生。電影中許多陰雨的場景,暗示著父親彼得(竟和我選一樣的名字)的影響無所不在,直到大衛尋著一個母/女性的依靠(女作家),天氣才暫時放晴。

(我突然明白為什麼我說話時會結結巴巴的...思慮跑在我的語言前面,想把思想一字不漏地表露,才會這樣。當用文字書寫時,思慮經過一層控制的程序,所以反而通順。)

然而這段與女性的溝通經驗,卻導致大衛作出違叛彼得權威/慾望的抉擇,踏出家門,隻身前往英國皇家學院學琴。英國的天氣出乎意料地明朗,大衛.赫夫考在琴鍵上逐漸找回自我的特性與熱情,完成拉赫曼尼諾夫第三號鋼琴協奏曲。

達成父親期望的大衛在大雨的晚上回到澳洲的老家,在家門口前的話亭,撥通電話想找回父親的寬宥/擁抱,結果卻是冷酷的靜默。再一次地,彼得的角色化身成陰霾的大雨,把小貓/大衛想望接觸/父愛的心願,徹底淋熄。

於是大衛轉向女性尋求接觸。對於女性異常地親密,其實是對父愛失望後的反動,電影中的女性角色給予大衛.赫夫考陽光般的照拂。

多年後另一個大雨的晚上,渴望彈琴的大衛莽撞地敲開一家餐館的門,遇上一位親切真誠的女性,帶領他走向陽光。於是大衛.赫夫得以安然地悠游在水面上,跳躍在陽光的藍空中,星相家的女性
是他最終找到的依靠,在妻子的懷裏,小貓大衛可以愛撫、無懼。

fuhor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驚悚(Primal Fear)」「刺激驚瀑點(Usual Suspects)」—真相在哪裏?


「驚悚」與「刺激驚爆點」雖分屬不同的片型,但其處理的母題,卻有微妙的相似性,那就是「真相在哪裏? 」

李察吉爾在「驚悚」中扮演一個弔詭的角色,一方面堅持所謂正義的理想(—任何人在被証明有罪前,皆應視為無辜),一方面卻採取種種違反司法程序正義的手段,求取審判的勝利。

電影一開始,李察吉吉爾對採訪的記者說:「真相? 你要哪一個版本的真相? ……我呈現在陪審團面前的,就是真相。」電影最後,他發現自己竟被罪犯塑造的真相蒙蔽,於是回過頭質問那假扮雙重人格者的年輕罪犯,彷彿自命為「道德超人」。實際上李察吉爾這個角色,自始至終都是罪犯所塑造的真實的一部份;他的角色性格推動劇情的進展,宛若「伊底帕斯王」的美國法庭版,最後也理所當然地造成「悲劇」。

李察吉爾所堅持的正義理想(好萊塢通俗劇最終還是不能免俗地賦予主角一定的道德性),驅使他要在法庭內探索真相(因為片中呈現的芝加哥,檢察長和警方勾結,陷害甚至謀殺平民),電影的結局卻証明真相並非是他所能夠掌控的,「真相」存在更高明的人的手中。「驚悚」曝露律師的自大,同時也揭開司法正義的假面具,「正義」為聰明人與既得利益者所操縱,「真相」渺遠如鳥瞰下的城市街景。

相對於「驚悚」以通俗劇的手法處理「真相在哪裏」這個議題,「刺激驚爆點」卻以一宗黑幫喋血案件,顛覆觀眾對電影中所呈現的真實(「媒介真實」? )的認知。電影從一名在喋血案件中倖存的涉案人開始,藉由警探和涉案人的問答間,逐漸披露出整個事件的前因後果。正當真相一步一步地被揭開,所有的觀眾開始點頭稱是,理解整部電影的情節時,電影的結局卻告訴觀眾所有的真相都是那名涉案人在短短數分鐘內,憑著牆上的剪報拼湊來的;「刺激驚爆點」的觀眾處在「驚悚」中李察吉爾的地位,「真相」非真相的真相冷酷地劈面而來,既有的認知結構全盤顛覆—「真相不存在於一個半小時的電影中(或更精確地說,「真相不存在於電影結局中」),那它在哪裏? 」

當媒介不再以「真實」為最終產品時,觀眾將如何自處?

fuhor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片名:東方不敗
出品:1992
導演:程小東
編劇:徐克
演員:李連杰、林青霞


《東方不敗》延續前集電影《笑傲江湖》中爭奪葵花寶典的情節,引介出為練寶典,引刀自宮的東方不敗這個悲劇性的角色。

fuhor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