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新台灣之子 基測多低於百分
◎地方新聞中心記者/連線報導
台灣正面臨「少子化」問題,但父母親之一為外籍配偶的「新台灣之子」正快速增加,日前公布的第一次國中基測,「新台灣之子」僅有少數進入高分群,多數成績普遍偏低。因多數新台灣之子父母的社經地位較低,也大多從事勞務工作,對於子女的學業無力顧及,這類學生的學習問題,值得重視。苗栗雲林 有人只有20、30
苗栗縣今年有61名「新台灣之子」參加國中基測,以大湖、明仁、致民及南湖國中的24個學生成績來看,平均分數只有93.5分,如果100分以下可以定義為弱勢學生,那麼苗栗縣的新台灣之子目前十分弱勢。
雲林縣飛沙國中及元長國中目前分別有16及15名外籍配偶子女就讀,普遍有學業跟不上一般學生的情形,學校都申請教育優先區,進行補救教學,但狀況並不理想。飛沙國中今年有5名學生參加基測,元長國中則有7人,大多在100分以下,有的甚至僅有20、30分,讓老師們頭痛不已。
飛沙國中輔導人員認為,鄉間娶外籍配偶的民眾,無力娶本國女子,原本就是社經地位弱勢族群。許多來自東南亞的女子嫁來當地,往往還需負擔家庭經濟重擔,家庭無力配合學校教育,影響就學情緒。
無關智能 經濟是主要因素
輔導人員認為,外籍配偶子女學習能力不佳,與智能無關,也與外籍配偶沒有直接關係,而與家庭經濟有密切關連,就算是娶本國女子,若是家中經濟困難,也會面臨相同困境。
屏東縣東港國中,這次有13名「新台灣之子」參加基測,其中3人成績亮眼,分別得到229、256、260分。不過,這3名男生家庭背景,與其他「新台灣之子」很不同,他們的父母都不是透過仲介牽線、父親都有固定收入,且不是船員或漁民,像考260分那名學生,父親是在印尼工作時與母親共事而相識、戀愛,結婚。
離島的琉球國中,今年也有3名「新台灣之子」參加基測,他們的母親都是東南亞籍,父親則是標準的「討海人」。三人基測分數在150上下,成績算是中等。
媽媽積極 有助孩子考高分
「新台灣之子」的媽媽如果能積極投入學校活動,對孩子的成績似乎也有幫助。以台南市後甲國中朱姓女生為例,媽媽是大陸四川的大學畢業,她平時成績就不錯,國中第一次基測考了246分。她說,媽媽很注意她和弟弟的功課,英文、數學都能指導她,而且很投入班親會,與同學的媽媽完全沒距離。
高雄市旗津地區外籍配偶很多,旗津國中目前有33名「新台灣之子」,今年2人報考,其中孫詠筑的血統雖「純本土」,不過與越南籍繼母相處了5、6年,這次基測考了267分,算是高分群同學。
學校指出,孫詠筑的繼母會講中文,對學校的活動也非常投入,還到學校當志工,學生也以母親為榮,親密穩定的親子關係,有助於學生的學習態度。
台中縣的外籍配偶多集中在東勢、石岡、新社等客家人密集地區。東勢國中輔導主任邱健偉表示,這些孩子成績雖不算頂好,但也非每次掛車尾,最主要許多國小時就已加強輔導,甚至讓家長也參與課程提升水準。
國語文差 會影響其他科目
桃園市慈文國中輔導室說,外籍配偶子女在學習與生活適應不成問題,反而是他們的母親對如何教育孩子使不上心力,曾有一名越南籍學生家長向校方求助,因沒有自信,不知道該如何指導孩子課業。
語文能力,通常會是他們成績低落的因素之一。桃園市中興國中有3名「新台灣之子」參加基測,成績在71至98分間,尤其國文科成績最差,教務主任林雲敏說,這些學生的語言學習能力較台籍學生弱,連帶影響其他科目表現。
苗栗縣教育局社教課長劉由貴表示,經她訪視各校新台灣之子的綜合表現,一般都有文化落差的問題,同時他們在語言上也有遲緩現象。
分數低迷 是眾多面相之一
他認為,母親是孩子的第一個老師,母親的教養能力好不好,直接影響孩子的學習成就,像她就非常支持付薪給外籍配偶並予強制上課的政策,可惜談了多年,始終未能落實;基測分數差只是眾多面相的之一,值得政府注意。
不讓他們「標籤化」,或許也是幫助新台灣之子的重要方法。花蓮縣國風國中有18名「新台灣之子」,今年沒人考基測,校長吳碧珠說,為避免「標籤化」,這些學生都與一般生混在一起學習,從學校成績看來,沒有落差現象。
台東縣沒有「新台灣之子」參與這次基測。長濱國中校長陳喜水說,若以後學校有「新台灣之子」加入,可以為他們進行成就測驗,挑出弱科加強補救,哪科不好就到資源班上課,其他科還是與正常學生共同學習,畢竟這些孩子往後都要回到主流社會。
(記者林錫霞、王傳明、陳景寶、蔡宗明、徐如宜、張明慧、楊德宜、范振和、李蕙君採訪/唐復年整理)
【2005/06/17 聯合報】
■台灣已經嚴重「階級化了」
◎聯合晚報社論
今年國中基測,全台灣有三分之一學生,成績在一百分以下。政府研擬訂定高收入富人的「最低稅負」,結果引發大富豪、大企業家的反彈。還有,中國大陸對於台灣人民登陸就業,從十月一日開始,要大幅鬆綁。
這三條新聞,表面看來不可能有任何關聯,然而如果考慮台灣未來發展,這三條新聞剛好串成一個相當令人警惕的圖像。
很明顯,台灣內部的城鄉差距、貧富差距越拉越大。而且這種差距已經嚴重影響到了教育領域。不管公私資源,教育投資都集中於少數都會區的「明星學生」身上。這群從小就上貴族幼稚園學美語,一路補習、一路拉關係遷戶口,一定要擠進名校的學生,他們所受到的照顧,以及在他們身上花掉的教育資源,高得不成比例。
教育上的嚴重不公平,當然會腐蝕一個社會的基礎。那些基測考不到一百分的學生,他們一樣要在這個社會長大、生活,他們被教導成什麼樣的人,這個社會未來就會變成什麼樣的社會。因此合理的圖像應該是,盡量讓每個人在這土地上都有一定的能力,都能有充分機會發揮自我,社會才能安定,也才能創造最大的集體幸福。
對於腐蝕社會基礎的不公平,有錢有權的人,往往從自私的立場出發,拒絕協助拉平差距。他們眼中只有自己享有的財富與快樂,沒有別人的貧窮與痛苦。有錢有權的人,不但以這種方式思考,甚至還大剌剌宣揚這種自私的價值,一旦如此,這社會的差距,顯然就只能單行道式地越走越偏差了!
這些享受了大部份社會資源的人,他們將來會對台灣有多大的貢獻呢?很現實也很誠實地說吧,這些「天之驕子」及其後代,這些享用最多台灣教育資源的小孩,卻很可能是未來留在台灣機率最低的一群人!台灣把他們翅膀養硬了,他們就要飛到中國大陸或其他世界舞台上,去追求他們自己的成就。我們教會他們自私,他們也就不會留戀台灣,回饋台灣。
中國大陸對台灣開放,當然造成台灣進一步人才外流。最後留在台灣的,會是誰呢?恐怕是那些今天沒受過台灣社會青睞,勉強掙扎,連基測都不見得考得到一百分的那群人吧!他們無處可去,只好留在其實沒對他們好過、沒照顧過他們家鄉,這結果,對嗎?好嗎?有道理嗎?
【2005/06/17 聯合晚報】
◎地方新聞中心記者/連線報導
台灣正面臨「少子化」問題,但父母親之一為外籍配偶的「新台灣之子」正快速增加,日前公布的第一次國中基測,「新台灣之子」僅有少數進入高分群,多數成績普遍偏低。因多數新台灣之子父母的社經地位較低,也大多從事勞務工作,對於子女的學業無力顧及,這類學生的學習問題,值得重視。苗栗雲林 有人只有20、30
苗栗縣今年有61名「新台灣之子」參加國中基測,以大湖、明仁、致民及南湖國中的24個學生成績來看,平均分數只有93.5分,如果100分以下可以定義為弱勢學生,那麼苗栗縣的新台灣之子目前十分弱勢。
雲林縣飛沙國中及元長國中目前分別有16及15名外籍配偶子女就讀,普遍有學業跟不上一般學生的情形,學校都申請教育優先區,進行補救教學,但狀況並不理想。飛沙國中今年有5名學生參加基測,元長國中則有7人,大多在100分以下,有的甚至僅有20、30分,讓老師們頭痛不已。
飛沙國中輔導人員認為,鄉間娶外籍配偶的民眾,無力娶本國女子,原本就是社經地位弱勢族群。許多來自東南亞的女子嫁來當地,往往還需負擔家庭經濟重擔,家庭無力配合學校教育,影響就學情緒。
無關智能 經濟是主要因素
輔導人員認為,外籍配偶子女學習能力不佳,與智能無關,也與外籍配偶沒有直接關係,而與家庭經濟有密切關連,就算是娶本國女子,若是家中經濟困難,也會面臨相同困境。
屏東縣東港國中,這次有13名「新台灣之子」參加基測,其中3人成績亮眼,分別得到229、256、260分。不過,這3名男生家庭背景,與其他「新台灣之子」很不同,他們的父母都不是透過仲介牽線、父親都有固定收入,且不是船員或漁民,像考260分那名學生,父親是在印尼工作時與母親共事而相識、戀愛,結婚。
離島的琉球國中,今年也有3名「新台灣之子」參加基測,他們的母親都是東南亞籍,父親則是標準的「討海人」。三人基測分數在150上下,成績算是中等。
媽媽積極 有助孩子考高分
「新台灣之子」的媽媽如果能積極投入學校活動,對孩子的成績似乎也有幫助。以台南市後甲國中朱姓女生為例,媽媽是大陸四川的大學畢業,她平時成績就不錯,國中第一次基測考了246分。她說,媽媽很注意她和弟弟的功課,英文、數學都能指導她,而且很投入班親會,與同學的媽媽完全沒距離。
高雄市旗津地區外籍配偶很多,旗津國中目前有33名「新台灣之子」,今年2人報考,其中孫詠筑的血統雖「純本土」,不過與越南籍繼母相處了5、6年,這次基測考了267分,算是高分群同學。
學校指出,孫詠筑的繼母會講中文,對學校的活動也非常投入,還到學校當志工,學生也以母親為榮,親密穩定的親子關係,有助於學生的學習態度。
台中縣的外籍配偶多集中在東勢、石岡、新社等客家人密集地區。東勢國中輔導主任邱健偉表示,這些孩子成績雖不算頂好,但也非每次掛車尾,最主要許多國小時就已加強輔導,甚至讓家長也參與課程提升水準。
國語文差 會影響其他科目
桃園市慈文國中輔導室說,外籍配偶子女在學習與生活適應不成問題,反而是他們的母親對如何教育孩子使不上心力,曾有一名越南籍學生家長向校方求助,因沒有自信,不知道該如何指導孩子課業。
語文能力,通常會是他們成績低落的因素之一。桃園市中興國中有3名「新台灣之子」參加基測,成績在71至98分間,尤其國文科成績最差,教務主任林雲敏說,這些學生的語言學習能力較台籍學生弱,連帶影響其他科目表現。
苗栗縣教育局社教課長劉由貴表示,經她訪視各校新台灣之子的綜合表現,一般都有文化落差的問題,同時他們在語言上也有遲緩現象。
分數低迷 是眾多面相之一
他認為,母親是孩子的第一個老師,母親的教養能力好不好,直接影響孩子的學習成就,像她就非常支持付薪給外籍配偶並予強制上課的政策,可惜談了多年,始終未能落實;基測分數差只是眾多面相的之一,值得政府注意。
不讓他們「標籤化」,或許也是幫助新台灣之子的重要方法。花蓮縣國風國中有18名「新台灣之子」,今年沒人考基測,校長吳碧珠說,為避免「標籤化」,這些學生都與一般生混在一起學習,從學校成績看來,沒有落差現象。
台東縣沒有「新台灣之子」參與這次基測。長濱國中校長陳喜水說,若以後學校有「新台灣之子」加入,可以為他們進行成就測驗,挑出弱科加強補救,哪科不好就到資源班上課,其他科還是與正常學生共同學習,畢竟這些孩子往後都要回到主流社會。
(記者林錫霞、王傳明、陳景寶、蔡宗明、徐如宜、張明慧、楊德宜、范振和、李蕙君採訪/唐復年整理)
【2005/06/17 聯合報】
■台灣已經嚴重「階級化了」
◎聯合晚報社論
今年國中基測,全台灣有三分之一學生,成績在一百分以下。政府研擬訂定高收入富人的「最低稅負」,結果引發大富豪、大企業家的反彈。還有,中國大陸對於台灣人民登陸就業,從十月一日開始,要大幅鬆綁。
這三條新聞,表面看來不可能有任何關聯,然而如果考慮台灣未來發展,這三條新聞剛好串成一個相當令人警惕的圖像。
很明顯,台灣內部的城鄉差距、貧富差距越拉越大。而且這種差距已經嚴重影響到了教育領域。不管公私資源,教育投資都集中於少數都會區的「明星學生」身上。這群從小就上貴族幼稚園學美語,一路補習、一路拉關係遷戶口,一定要擠進名校的學生,他們所受到的照顧,以及在他們身上花掉的教育資源,高得不成比例。
教育上的嚴重不公平,當然會腐蝕一個社會的基礎。那些基測考不到一百分的學生,他們一樣要在這個社會長大、生活,他們被教導成什麼樣的人,這個社會未來就會變成什麼樣的社會。因此合理的圖像應該是,盡量讓每個人在這土地上都有一定的能力,都能有充分機會發揮自我,社會才能安定,也才能創造最大的集體幸福。
對於腐蝕社會基礎的不公平,有錢有權的人,往往從自私的立場出發,拒絕協助拉平差距。他們眼中只有自己享有的財富與快樂,沒有別人的貧窮與痛苦。有錢有權的人,不但以這種方式思考,甚至還大剌剌宣揚這種自私的價值,一旦如此,這社會的差距,顯然就只能單行道式地越走越偏差了!
這些享受了大部份社會資源的人,他們將來會對台灣有多大的貢獻呢?很現實也很誠實地說吧,這些「天之驕子」及其後代,這些享用最多台灣教育資源的小孩,卻很可能是未來留在台灣機率最低的一群人!台灣把他們翅膀養硬了,他們就要飛到中國大陸或其他世界舞台上,去追求他們自己的成就。我們教會他們自私,他們也就不會留戀台灣,回饋台灣。
中國大陸對台灣開放,當然造成台灣進一步人才外流。最後留在台灣的,會是誰呢?恐怕是那些今天沒受過台灣社會青睞,勉強掙扎,連基測都不見得考得到一百分的那群人吧!他們無處可去,只好留在其實沒對他們好過、沒照顧過他們家鄉,這結果,對嗎?好嗎?有道理嗎?
【2005/06/17 聯合晚報】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